日前,历时5个多月的首届"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莱硕光电杯全国征文大赛完成所有评选工作,评出一二三等奖与优秀奖。本次大赛由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小小说学会、东莞市阜阳商会、东莞市莱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后简称"莱硕光电公司")联合举办,旨在促进东莞作家走进基层、深入生活,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用文学阐释企业文化、讲好东莞故事、展现中国精神。
(首届"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莱硕光电杯全国征文大赛启动仪式)
大赛影响覆盖面广辐射全国
根据征文大赛的宗旨和方案,本次大赛分专题采风创作和自然来稿两部分。征文共收到全国各地参赛作品332篇。这些作品兼涉小说、散文非虚构、随笔杂谈等诸体,有的反映"莱硕光电"产品特色、品牌价值,有的叙写汽车灯珠、灯光科技产品与城市生活的点滴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征文经过初评和终评,共评出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优秀奖15篇。顾盛红的《车灯的温度》获征文一等奖,刘泷的《宝光部落》、司长冬的《明灯》获得二等奖,祝宝玉的《一种释放的力量,或莱硕光电的咏叹》、邓立民的 《深夜的暖光》、夏兴初的《黑岩口的灯光》获三等奖,余清平的《汽车眼睛》、周丽君的《追光》等15篇作品获优秀奖。总共有2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获奖。
为保证大赛公正、公平、权威,主办方根据本次参评作品的具体情况,邀请广东小小小说学会会长申平、《微型小说选刊》主编张越、《小小说选刊》主编秦俑、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玺、东莞市作协党支部书记胡磊、东莞市桥头镇文联主席刘克平、惠州学院副教授雪弟等担任评委。
作品关注演绎"光与人生"话题
从获奖作品上看,这些作品注重文学与艺术的结合,而非硬搬生套、无病呻吟或盲目吹捧。作品或写企业创始人创业故事,或从写车灯引申到个人生活经历与感悟,或从灯光切入展开想象,谈人生,谈文学,谈理想,甚至谈宇宙洪荒、生命本质等等,内容大体集中在"光与人生"话题、故事细节突出,文学性强,有较强的可读性。
"寻找光明的过程,是漫长的。每当遇到困难,在无法逾越的时候,我会说,我生命中的光就在前面。这是我信念的光,这是理想的光。只要有光,生命就会前行,故事就会存在,命运就不会低沉。"作家彭争武在他的采风作品《遇见生命中的光》中,从"光"的概念出发将创作主题引伸到生命层面的哲思,表达出对信念和理想的追寻。
征文一等奖获奖作品《车灯的温度》与莱硕公司的案例不谋而合。作者顾盛红文本叙事背景放在东莞这座有着"世界工厂"美誉之称的城市,通过国外一家大型汽车公司采购员的视角,写出了东莞企业不仅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追求品质保障,更有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善良友爱和无私奉献等充满人性光辉的情怀品格。而这些,正是东莞无数企业奋斗拼搏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知名作家在东莞市莱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题采风)
将创新与担当融入企业实践的书写传奇
莱硕光电作为征文大赛的冠名单位,其企业成长本身也充满故事传奇和文学色彩,演绎传达出浓厚的正能量励志故事。莱硕光电公司创始人王进,1996年自安徽来粤闯荡,经过20多年摸爬滚打,一次次蜕变,终于小有所成就。
"我儿时因为条件不好,没读几年书,但深知知识的力量,文化对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很尊重知识分子,也希望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品牌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东莞文学和文化构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创新与担当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王进热心社会公益,逢年过节都会给企业所在社区捐钱捐物,帮助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王进便联合另外4家本土企业,成立口罩机生产项目。从大年初三项目定案后,历经20天无日无夜的攻关探索,最终实现第一台机器成功生产。至今生产500多台机器,以低于市场价严格筛选并出售给有生产口罩资质的企业,为抗疫提供原动力。"因为没有产销口罩机的经验,开始心里都没底,但抱着救人和为社会出点力的初衷,在亏得起的可控范围,还是决定跨界试一下,就是希望救助更多的人。"王进说。
文学映照科技光辉和时代精神
关于本次全国征文大赛为何以"莱硕光电"杯冠名,活动主办方表示,当前,中国作家已经处在一个新的科技化社会环境中, 我们的文学创作必然渗透着一定的不经细察则很难发现的科技元素、科学认知,不深入企业一线作深入采风调研,很难感受当下前沿科技的光辉, 这是当今中国文艺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特征的必然要求。
莱硕光电公司作为东莞本土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半导体封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首创的立体封装制造商,是汽车光源行业的先行者,是立体汽车灯珠的首倡者和首发者。作为素材个案,莱硕光电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一个可供观察和体验的鲜活又典型的科技企业样本。
文学时代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当代作家不仅肩负着培育中国精神的使命,更承担着阐释、传播中国精神的使命。中国作协会员、东莞文联文艺创作部主任、东莞作协党支部书记胡磊表示,"莱硕光电的企业精神是值得深度挖掘和阐释的,光电照亮生活,文学照亮生活,文学要真正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照亮生活与人心。通过对东莞科技前沿企业的文学书写,可以呈现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站在科技前沿的东莞。而这些东莞故事闪透出的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乃至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为梦想而奋斗的光辉历程,还有体现在科技与产业中不甘人后、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
(汉炎 林川 )
首届"湾区都市·品质东莞"莱硕光电杯
全国征文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顾盛红(浙江) 《车灯的温度》
二等奖
刘 泷(内蒙) 《宝光部落》
司长冬(广东) 《明灯》
三等奖
祝宝玉(安徽) 《一种释放的力量,或莱硕光电的咏叹》
邓立民(广东) 《深夜的暖光》
夏兴初(四川) 《黑岩口的灯光》
优秀奖
余清平 《汽车眼睛》
周丽君 《追光》
余悦妍 《光明》
杨宗奎 《谁欠你的钱》
马桂娟 《好车灯远比经验重要》
吕树国 《心灯》
姜 帆 《对话》
胡亚林 《失踪者》
林 浩 《特殊的党费》
文玉冰 《过年不回家也幸福》
赖燕芳 《白狐》
古申元 《一束光的生死距离》
崔 健 《光的舞者》
胡 玲 《灯光璀璨的夜晚》
袁斗成 《不一样的心路》
获奖作品展示系列之一:
车灯的温度
文/顾盛红
德国的杰森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的大公司,公司委派弗兰克前往东莞采购车灯,寻找国内最大的车灯供应商。
弗兰克是混血儿,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德国人,他在中国长大,懂中文。他在杰森公司任采购经理,公司派他来,是因为语言沟通比较方便。
他在东莞市区住扎下来,每天对生产汽车车灯的各个企业进行考察。
东莞生产汽车车灯的企业很多,如何在这些企业中挑选,是个难题。
数月过去了,弗兰克前后对不少的企业进行考察,最后在景艺,鹏飞,莱硕三家企业中徘徊。
景艺公司占地一百亩,年产值1个亿,资金雄厚,生产车间规范,供应商调查表的数据也无可挑剔。
鹏飞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许多高端人才,研发的新产品令人赞叹。年产值1.2个亿,产品远销世界各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
莱硕公司呢,有几个顶尖工程师,皆从海外留学回来,它们采用了国际顶级的发光芯片,通过了全球首创SCOB的立体包装,发光角度为330度,而且散热快,可以延长车灯的使用寿命。质量的口碑很好,在东莞是龙头企业。
这三家企业的资金都雄厚,技术水平相齐,实力相当。
弗兰克难以做出选择,把这三家的情况向公司汇报,等待回复。
数日后,公司的回应是:继续考察。
景艺和鹏飞公司的领导为了搭上这个客户,不停地登门送礼,弗兰克皆拒之门外,并且声言:如果再犯这样的事,合作机会为零。
景艺公司董事长的一位亲戚,是杰森公司的大客户,景艺的老板对杰森公司志在必得。
鹏飞公司一位股东的亲戚,是杰森公司所在区的州长,所以他们对杰森也满怀希望。
相反,只有莱硕公司毫无动静。
有一天晚上,弗兰克与莱硕公司的人一起共进晚餐。晚餐完毕后,莱硕公司的人送弗兰克回家。
那天晚上下着中雨,经过几段没有路灯的道路,司机打开了雪亮的远光灯,把黑夜照得犹如白昼。
"这个远光灯真够亮的!"弗兰克赞叹道。
"不瞒你说,这款远光灯就是我们公司生产的!"董事长笑呵呵地说道。
"小黄,前面有辆电瓶车,我们跟在这辆车后面慢慢开。"董事长又说道。
"这是为何?"弗兰克好奇地问。
"这段路有许多坑,这辆电瓶车的灯不够亮,我怕他摔跤,我们的车灯很亮,可以照亮他的路。"董事长解释道。
就这样,莱硕公司的车跟在这辆电瓶车后面慢慢开着,直至开过这段黑暗的道路。
第二天,弗兰克打开当地报纸,上面登载着一则新闻。
这几天,平时少雨的东莞却连续下雨,东莞红旗中学的校门口,下水沟没做好,一到雨天,水洼很多。那里的路灯又暗,晚自修结束后,一些孩子在出校口时不小心摔到。
就在这些家长孩子叫苦不迭的日子里,莱硕公司按排了一些车辆,排成一排,在晚自修放学阶段,打开车灯,照亮那条黑暗的道路。
笔者在结尾处写道:其实莱硕公司一直默默地为社会做事,他们很低调,从不张扬。
日子过得很快,进入了七月份,弗兰克与几位朋友在一家酒店就餐。
在他们的包厢内,来了一位服务员,大学生模样。
弗兰克好奇地问道:"小姑娘:你是不是还在读书呀?暑假里来酒店打工吗?"
"是的叔叔,挣点生活费,开学用。"
"像你这样的好学生真是难得,现在的许多孩子皆被父母宠惯了,都喜欢大手大脚的。"
"因为我是孤儿,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女孩低下了头,眼泪滴落下来,双手不停地捻着衣角。
"对不起,我提起你的伤心事了,那你大学的学费也是你打工挣来的吗?"
"是莱硕公司的董事们捐助的,我大部分生活费和学费都是他们捐助的。他们公司真好,每年捐助了不少像我这样的贫困生,从来不求回报!"女孩抬起来,噙满泪水的眼里发着光。
"这样的公司确实少见!"弗兰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弗兰克的车子出现了问题,他把车开到汽修厂。
"老板,我就要莱硕公司家的车灯,其他厂家的车灯我都不要。"一位顾客固执地喊道。
"那你要傍晚取车了,我叫他们发货过来,他们家的车灯太好销了,顾客们都指定要他们的车灯。"汽修厂的老板说道。
"对呀,我的车子自从换了他家生产的车灯后,这五年都没出现过问题,质量杠杠的。"另一位顾客拍着他的车灯,自豪的说道。
"我家外甥在他们的仓库工作。有一次,有位仓管员,少发了一个车灯,客户投诉过来,老板立马补发三个车灯给客户,并赔礼道歉,还扣了这位仓管员1000元的工资。后来,他们的仓库再也没出现过差错。"
"最主要的是他们产品的质量好,他们车间每一道工序都有好几个检验员,检验的仪器也都是最先进的,所以质量没话说。"
"对,对,他们的车灯,雪亮的,照得晚上像白昼般。"
"老板心肠又好,每年捐助给贫困生,孤儿院,养老院的钱都上百万了。"
弗兰克将这里的所见所闻,写成文档,发邮件给公司,等待董事们的回复。
过了一周左右,董事们一致同意,莱硕成为杰森公司的合作伙伴,国内车灯的最大供应商,并签订了十年的合同。
莱硕公司的车灯不仅质量好,而且照亮了所有人的心,带给世界光明。